蠡園位于江蘇省無錫市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,是國家重點名勝區(qū)“太湖”的主要景點之一。它占地123畝,其中水域面積約五分之二,以水景見長。
蠡湖,原名漆湖、五里湖,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,湖因人而得名,園因湖而得名。民國初年,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湖畔建青祁八景,號稱“山明水秀之區(qū)”。1927年至1936年,同村人王禹卿父子在虞的幫助下,利用原有基礎,建蠡園;1930年王的親戚陳梅芳在其西側(cè)再建“漁莊”,又名“賽蠡園”。建國后,于1952年擴建蠡園長廊,與漁莊相連;1980年前后又拓建“層波疊影”新區(qū)。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、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【歷史發(fā)展】
民國初年,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湖畔建青祁八景,號稱“山明水秀之區(qū)”;
民國初年,無錫縣第三區(qū)區(qū)長、青祁村人虞循真在蠡湖北岸作景點開發(fā),號“青祁八景”;
民國十六年青祁村人王禹卿在“青祁八景”基礎上營構(gòu)蠡園;
1927年至1936年,同村人王禹卿父子在虞的幫助下,利用原有基礎,建蠡園;
1930年,陳梅芳在蠡園西側(cè)建占地六十余畝的漁莊,又名“賽蠡園”;
1936年,其子王亢元在蠡園旁拓地十余畝,建凝春塔、湖心亭、頤安別業(yè)等建筑;
建國后,人民政府全面整修蠡園和漁莊。建國后,人民政府全面整修蠡園和漁莊;
1952年擴建蠡園長廊,蠡園百尺廊向西接出200米,與漁莊相連;
1954年,新建四季亭、連心橋等景點;
1980年前后又拓建“層波疊影”新區(qū);仍以蠡園命名以上全部景點;
2006年,蠡園·西施莊落成開放。
【主要景觀】
蠡園,離無錫市區(qū)10公里,坐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,面積8.2公頃,水面占3.5公頃。園以湖名,湖因園勝,曲岸枕水,秀麗明媚。錯落在綠樹花影中的亭廊橋榭,散發(fā)出水鄉(xiāng)園林的特有風姿。
民國初年,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此建“青祁八景”。1927年,同村民族工商界人士王禹卿“慨慕范大夫蠡之為人”而興建蠡園。1930年,當?shù)匦£愊锶岁惷贩,在上海?jīng)營致富,緊靠蠡園建漁莊,1936年,王禹卿的兒子王亢元,又分別營建了湖心亭、凝春塔等建筑。1952年,無錫市人民政府將兩園合并,以蠡園為名開放。1987年又建新區(qū)“層波疊影”。1996年,又以范蠡西施為題,布置了“吳越爭霸、西施浣紗、小榭沉魚、范蠡制陶”等小景。
蠡園門頭和百花山房 蠡園大門,古樸端莊,保留了原來漁莊的風格,上立磚刻“蠡園”兩字。內(nèi)有面闊三間,進深九架的敞廳。從正門入室,進暗廊、月洞,穿過假山屏障,景色豁然開朗。 只見修竹土崗,自成一塢,塢中有建于1930年的“百花山房”,面闊五間,雕花門窗。房后有長廊,名“浣芳”,布置“范蠡西施故事”的畫廊,有“夷光出世、溪畔浣紗、范蠡用計、勾踐獻美、吳王驕淫、伍員被害、越國滅吳、范蠡隱退、泛舟五湖、經(jīng)商制陶”等10幅畫面。廊端接小亭,名“思越”,內(nèi)有西施、鄭旦蠟像。循徑向前,有1985年建成的“濯錦”茶樓,兩層三開間。在此透過湖水遠望,雪浪的煙綠,漆塘的山崗,長廣的溪水構(gòu)成美景。
門廳
這是一幢頗具江南地方特色的“石庫門”建筑,原系“漁莊”大門,經(jīng)數(shù)次改筑,辟為蠡園正門。它面闊三間,進深九界,雙坡小青瓦屋頂,方磚貼面,下為金山石墻裙,門額為金色“蠡園”二字。門廳后墻又開八角形門洞,接出暗廊,廊端又開月洞,由此入園。
迎面八角形門洞上方,為“蠡湖煙綠”匾,由原江蘇省政協(xié)主席孫領先生手書。兩側(cè)為128字的“門”字長聯(lián),無垢撰句,陸修伯書。聯(lián)云:一湖春風秋月,多少事,專諸膾魚,范蠡著書,千載艷說西施,又道張渤開犢,朱衣復虞俊忠魂,遺王問草堂,高子水居,蓼莪辟青祁苑囿,卜筑歷時七旬,蔚然今朝規(guī)模;
九天夏雨冬雪,幾許情,蓮葉聽聲,疏柳裹銀,四季妙繪園亭,卻說掇石聳翠,南堤映夭桃曉色,有長廊攬勝,層波疊影,花木掩高閣低榭,擘劃延地五里,燦乎明日圖畫。
這副楹聯(lián)的上聯(lián),講蠡湖的傳說掌故和湖邊名勝古跡。其中專諸、范蠡和西施的故事,前面已有交代;湖邊古跡見后述;結(jié)尾三句,指的是蠡園造園沿革。下聯(lián)敘述蠡園風光,其最后兩句,是說蠡湖已開始新一輪的風景開發(fā),無錫的第二個“西湖”將更加美麗。
四季亭
四季亭建于1954年。四亭造型完全相同,一律黃頂紅柱,三面置有坐檻靠背,棟梁間彩繪四季花卉。春亭旁種梅花,夏亭旁種夾竹桃,秋亭旁栽桂花,冬亭旁種臘梅。
1980年公開征求亭名,選定春亭、夏亭名“溢紅”、“滴翠”;秋亭、冬亭為“醉黃”、“吟白”。四季亭周圍有小橋流水,石徑穿插,設小舢板供游人泛舟。四季亭左,有小橋通四面環(huán)水的小島。 島上建有八角攢尖的敞亭,翹角處塑雜技雕像。亭旁有高約1.6米、寬約1.8米的磚刻,上書“漁莊”兩字,為清末進士謝霈所書,此系漁莊遺物。四季亭后為大草坪,淺草如茵,是人們坐臥歇息的好去處。
南堤春曉 四季亭南,沿湖筑大堤半圍,陽春三月,堤上300余株垂柳,柳枝飄曳,400余株桃花競相吐艷。一湖碧水,數(shù)峰青山,分外妖嬈。長堤西南角臨湖屹立六角亭,綠瓦紅柱,亭內(nèi)12根楞木上雕有60只金鳳凰,每5只鳳凰由一條龍率領。正中繪以雙龍戲珠,故俗呼“龍風亭”。亭上懸“月波平眺”額,亭旁有游船碼頭,通黿頭渚風景區(qū)。
千步長廊
位于蠡園東部,臨湖而建,始建于1927年,長289米,是老蠡園與漁莊在1952年連接的建筑物。長廊曲岸枕水,一側(cè)依墻而筑,呈半封閉式。墻上遍開漏空花窗,用一色中國小青瓦砌成,89個(現(xiàn)存80個)花窗圖案各異,富有我國民族建筑工藝特色。
長廊中間,架兩座跨水廊橋,立月洞門8處,高低起伏,顯得深邃多變。廊內(nèi)有“飲綠”、“雪浪”、“澄波”、“織雨”、“佇月”等磚刻題額16方,東廊墻上嵌有名人碑刻38方。游人透過花窗,可見亭臺、樓閣、山水、橋廊、盡得窗窗景異之妙;另一側(cè)臨水敞開設置朱欄坐檻,水光瀲滟,有“山光照檻水繞廊”的意境。在長廊東端,通過延伸入蠡湖50米長的涵洞平橋,有建于1935年的亭式水榭,題額“晴紅煙綠”。水榭呈長方形,飛檐翹角,頂鋪金色琉璃,游人可憑欄觀賞蠡湖全景。九十年代,原蠡園園主王亢元出資修榭,照壁間置“西施醉舞、湖上泛舟”的紫陶壁畫。水榭東隔水處,有小巧玲瓏的“凝春塔”。小塔五層八角,紅磚青瓦。水榭映塔,成為蠡園的標志佳景。長廊盡處,設六角月洞門,通蠡園老區(qū)一角。一泓清碧的池水,四周廣植梧桐、冬青、香樟。對面西式小洋房,沿岸有荷葉亭、翠蔭小亭、貼水小橋,曲曲彎彎通向東部區(qū)。層波疊影即蠡園東部新區(qū),建成于1982年,面積為3公頃,水面占1.1公頃。西側(cè)沿原來的假山群,用湖石和黃石疊成一大片假山余脈,以石徑延伸入魚磯半島。磯上立西施浣紗像。魚磯和長廊中間建有同假山連成一氣的“邀魚軒”,朱屺瞻書額。軒前臨水置平臺,可覽東部全景。
春秋閣
居中而立,它得名于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范蠡西施的故事。閣三層,飛檐翹角,是蠡園的高建筑。閣前懸劉海粟書寫的匾額,兩旁一聯(lián):落花流水千古夢境;濃妝淡抹絕色佳人。底層有銅像:范蠡凝神觀湖山,西施提籃去浣紗。中層上層設茶座。登高一覽,茫茫湖水,澹澹云山;綠景婆娑,亭榭隱現(xiàn),滿目錦繡。
春秋閣西,池中有堤,上有拱橋,名“映月”。西北有亭,六柱圓頂,上嵌紫陶碎片,閃閃有光。北有小河,上架拱橋,橋上建卷棚式屋三楹,名水淼亭,中有漏窗觀景。
春秋閣東南下,有面闊五間、平挑入水、半架河上、前設半亭的水榭。延伸處有貼水平臺,三面圍以欄桿,中開方洞,露出水面一方,名“問魚淵”。時見小魚悠游,伸手可掬。水榭中間,由費新我書“層波疊影”額。水榭連廊,穿過春秋閣直通數(shù)魚檻,其中一段架于水面,故名“水旱廊”。數(shù)魚檻緊倚千步長廊,面闊七間,臨水而筑,池對面建有半亭,是從西水仙廟遷來。密密斗拱托撐飛檐之頂,古色古香。穿亭向前,有延伸入池的半島,上建六角攢尖的“綠漪亭”。 假山群在蠡園入口和“層波疊影”之間。一大片湖石堆疊而成的奇峰,嶙峋多姿,氣勢不凡。一條石徑,盤旋曲折,忽高忽低,忽寬忽狹,忽明忽暗。置身其間,聞聲不見人,可望不可即,如入迷宮。假山都以“云”字為題,有“云窩、云腳、穿云、朵云、
盤云、歸云、留云”之名。高12米的歸云峰為假山群峰之巔。游人聚立其上,極似寺廟中的大壁塑——山海佛像圖。假山之南,有池水縈繞,其中停泊著一艘建于1930年的“蓮舫”。碧波與假山間有古軒。向南有“洗耳泉”,泉井徑米許,狀如耳孔,周圍湖石疊成耳廊狀。泉西,有數(shù)十株丹桂,題稱“桂林天香”。 1995年國家郵電部發(fā)行的《太湖·蠡湖煙綠》和1996年朝鮮發(fā)行的《太湖》郵票,都將蠡園作為其主景。郵票被譽稱“國家名片”,上述兩枚郵票的發(fā)行,更使蠡園遐邇聞名。
【特色項目】
荷展
6月-9月,“荷風清韻賞水景,出水芙蓉盡開妍”,夏日賞荷佳絕處----蠡園景區(qū)。
活動期間,以荷花、碗蓮為展出主體,囊括了缸荷、塘荷、碗蓮200余個珍稀品種(如太空蓮、普蘭店古蓮等),其中缸荷數(shù)量400余缸,碗蓮100余碗,塘荷3000平方米,分清風夏荷、碧波玉盤、西施絲語、鳥鳴魚歡、古園雅韻等多個景點以及八個功能區(qū),并安排惠山泥人、荷花攝影等展覽和少兒繪畫活動。規(guī)模空前,是無錫地區(qū)最佳的夏日賞荷勝景。
夜游
7月-9月,隨著無錫蠡湖新城的建設亮化工程的實施,蠡湖的夜景璀璨奪目,越發(fā)令人著迷。為了方便游人從湖面上觀賞蠡湖新城夜景,蠡園公園推出蠡湖夜游的旅游新項目。為此,特地精心打造了4條仿古游船,游船造型古樸,色調(diào)典雅、裝修精致,保持了春秋古船的風格,船上有全紅木座椅、高檔音響設備,古箏古樂彈奏,配備身著古裝的服 數(shù)魚檻乘坐游船夜游蠡湖,可以得到與白天游覽蠡湖完全不同的感受,游覽線路從蠡園的六角亭碼頭出發(fā),沿途可從不同的視角,觀賞蠡園景區(qū),蠡湖新城,“寶界雙虹”、“鹿頂迎暉”和蠡湖大橋等處夜景。
桃花展
蠡園桃花展是蠡園公園每年舉辦的特色花卉觀光旅游活動,深受無錫市民和廣大國內(nèi)外游客的喜愛和青睞。蠡園公園所種植的各類桃花約二十個品種,是引進桃花品種比較齊全的公園。一般為3月至4月在蠡園公園舉辦,門票:40元,蠡園門票聯(lián)票價格:60元/人。
【歷史傳說】
范蠡
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。范蠡早年與宛令文種一同赴越國,為大夫。周敬王二十四年(前496年),越王允常死,勾踐即位,即位后,由范蠡主持軍事,與主持政務的文種攜手振興越國。輔佐勾踐臥薪嘗膽,圖強雪恥。經(jīng)過10余年努力,越國終于轉(zhuǎn)弱為強。勾踐十五年,范蠡建議勾踐發(fā)兵伐吳,襲破吳都(今江蘇蘇州),殺吳太子。勾踐二十四年,越軍在圍吳都三年后破城,夫差自殺。越國終于吞并吳國。勾踐稱霸后,范蠡深知勾踐為人"可與共患難,難與同安樂",決計激流勇退,就辭官歸隱至齊國。他善于經(jīng)營,竟然治產(chǎn)至千萬。齊人尊他為賢人,請他為齊相。任齊相不久,范蠡又棄官散財,移居定陶,在定陶經(jīng)商又積財千萬,成了大富翁,號陶朱公。
范蠡不是吳國人,但他在無錫卻留下不少傳說。相傳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范蠡與西施隱居于此,泛舟五里湖上,故名蠡湖。蠡園因地處蠡湖之濱而得名。在無錫還有許多地名與范蠡有關,如蠡河、蠡橋、蠡園、罵蠡港橋等。在太湖邊上的老百姓口頭中至今還流傳著這樣兩句民謠:“種竹養(yǎng)魚千倍利,感謝西施和范蠡!
西施莊
春秋時期,幫助越王勾踐復國的范蠡,在七月初七這一天,攜西施泛舟歸隱于五里湖西施莊,因而在美妙的湖光山色間,流傳下一段千古佳事。
西施莊,一個2400多年歷史傳說的莊園,一則流傳千年的動人愛情傳說,一代美女生活歷程的縮影,西施莊憑借著其獨特的人文景觀,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,在這里游客們可跟著“美人”的生活節(jié)拍,做一次“美的歷程”。西施莊處于風景迷人的蠡湖,踏入西施莊,不禁會為這與眾不同的體驗美女文化的景觀所吸引。步入序言廳,春秋時的色彩通過投影壁畫、多媒體放映的渲染,把游客傳送入2000年前的時代場景;轉(zhuǎn)入戲臺,《浣紗女》的演出再現(xiàn)西施浣紗得身影,使游客身臨其境;戲臺前的荷花池里,烏篷船與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燈相映成輝;進入內(nèi)院,是繡房、書齋、方廳,在這里你可以推動紡車織紗、洗把臉、照下銅鏡,閱讀一下西施的碑刻,親身體驗西施“美”的生活。除此之外,還有望越亭抒發(fā)思鄉(xiāng)情懷;喚魚臺召喚“西施”;陶朱公館的三祖堂、會客廳、“臥薪嘗膽”的陳設、浣紗處的留影、夷光茶社的美人泉飄香、水樨軒的蠡湖風光。西施莊以它獨具體驗的特色,包孕吳越的文化內(nèi)涵,調(diào)動起您的所有感觀,做一次關于“美”的親身體驗。 |